废掉一个律师,从这2个误区开始

误区一:

早点入行有优势

有很多法学院毕业生,如果把律师作为职业选择的话,总是会尽早参加司法资格考试,并在第一时间找个律师所实习,希望尽快拿到那个“红本”,早日执业。这看似很正常的思维,为什么会成为误区呢?

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这些出了校门就入了律师这个行当的青年律师会碰到种种尴尬:

有的律师连起码的商务礼仪都不懂,言谈举止间不仅露着青涩,还有些浮躁,更别说人情练达、成功执业了;

有的律师对执业的实务性特点认识不足,总还是沿袭学校里紧握法条和法理两个武器的做法,常常把法律文书写成了论文,但却没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

有的律师对企业的基本运作不了解,经常连常用的商务用语和基本的商业惯例都不知道,与客户沟通起来只能谈法律,不敢触及其他,生怕出了笑话;

有的律师由于刚步入社会就成了律师,毫无人际关系积累,业务开拓艰难甚至无门,只能望案兴叹,埋头苦干,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了律师工匠。

这些对于行业中许多虽已手握“红本”但却无法独立执业,只能长期扮演高级律师助理角色的怪现象,也许是个很好的解释。

凡是想做律师的人,必须对律师行业的本质、规律、特点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将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在律师之路上夭折。

律师不是法律的传授者,而应该是法律问题的解决者;

律师要面临的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客户和法官;

律师优劣与入行早晚无关,只看服务质量和结果;

律师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甚至更需要其他……

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却是很多律师用失败甚至退出这个行业换来的体会。

美国有位律师曾经说过,你在做律师之前的任何经历,都可能对你做律师有所帮助。律师成功的程度,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化程度,而非专业或其他。从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律师,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相当一部分不是在律师所的经历所能替代的。因此,请在开始做律师之前,珍惜每一份工作,把握每一次机会。

误区二:

跟个好师傅比选个好律师所强

不得不承认,青年律师入行时跟对人很重要,引领你入门的这个律师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你成为一名什么样的律师,决定你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个行业,从而影响你的律师生涯。

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愿意带领后辈的律师们尊称为“师傅”吧。相同教育背景甚至相同性格的人由于师傅不同完全成为两个不同类型律师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有的老律师在谈到成长经验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关键要跟对人”,久而久之,很多青年律师对入行时跟个好师傅比选个好所强的说法也深信不疑,甚至自己多年来也在这样引导学弟学妹们。但是,其实律师刚开始跟个好师傅不一定比选个好律师所强。

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青年律师入行需要的全方位培养和锻炼和律师个人总有偏废和局限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还必须承认,一个好师傅的言传身教,无法取代律师成长所需要的系统性培训和规范化职业。

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跟个好师傅的观念是律师单打独斗模式的必然产物,但这并不代表律师的发展方向。

律师,以法为业,以律为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阔、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

律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库。一方面在于法律的朝令夕改,另一方面在于律师本身所从事就是说理工作,要以理服人必然就需要自身专业知识的扎实。

所以律师总是需要不停接触感知矛盾集中点、不时钻研探索社会发展前沿的各种新兴事物。

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专业化律师,想成为领域内真正的高手,一个方面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是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