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律师有没有潜力,可以从这3点看出来

众所周知,每一个青年律师都有一段需要“苦熬”的时期。这段时期少则二到三年,多则五到七年,期间没有丰厚的收入,甚至只有远低于其他很多行业的工资,但却须付出远远超出其他行业工作初期所须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律师如何在这段时期尽早地脱颖而出呢?(一)择业期

对于即将入行的青年律师来说,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择自己所要执业的律所。在众多的律所里甄别一家适合自己的律所,应当参考一个重要因素,即对青年律师的培养系统。

有的律所,老律师容易忽视对青年律师的培养。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因为竞争大、人才多,律所可选择的青年律师的范围很大,所以有的律所只关注工作效率,不注重人才培养。

其实,在执业初期,青年律师因缺乏各种经验,在工作中表现得不尽人意是常有的事;但很多青年律师身上都有可待挖掘和培养的无限潜能。青年律师如果能够选择到一家有实力,同时又注重青年律师的培养的律所,将会在执业初期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

(二)执业期

选择到了一家称心的律所后,又当如何开始下一阶段的职业道路呢?其实真正在执业初期决定成长质量的“硬件配置”还得是有意识的专业技能培养。具体应在四个方面下工夫:

1、多听讲座:讲座的类型不局限于法律类讲座,任何行业的讲座,只要是在这个行业有一定影响力或专业能力的人所做,都应当抓住机会去参与旁听。

2、多做记录:一方面,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记录最好尽量细致:对每一次有关案件的讨论会议、每一次法律意见的修改,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的变化,都要形成纸面的记录而予以保存。这么做,是为方便后人在多年后查阅卷宗时,能对案件的整个进展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各种学习进行记录,如前面所提到的“多听”“多看”的场合,都应当形成书面的记录,如此才能有助于学习的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阅读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律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裨益。除阅读国内各大家的法学著作以及实务分析的书籍之外,有能力的青年律师还可以阅读西方的法学书籍。

4、多旁听庭审现场:法庭庭审是各种法律观点交锋碰撞的过程,在旁听的过程中可以直观感受他人法律思维的运转,在对他人表现的学习和反思中,可以帮助构筑或者完善自身的法律智识和思维结构。

(三)展业期

在经历了三到五年的成长初期,拥有了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后,青年律师接下来就应当考虑,如何将自己在法律专业上的一技之长,向更深更广的维度拓展。

仅仅依靠专业技能的精深充其量只能造就一名法律专家,往往还不足以造就一名大律师。因此,“产业律师”的概念也应受到这个阶段的青年律师的关注。

成为一位“产业律师”指的是在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外,还要对相关行业、产业发展有着宏观和微观的认识或掌握。这些律师为其客户提供的是具有高针对性的战略、战术性建议,在其客户的商业活动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青年律师如何使自身不断地朝“产业律师”的方向发展,即应当针对与自己执业的专业领域有关的行业和产业的动态,并且以有助于为客户提出战略性或者战术性商业建议为目的。

律师的服务对象是自己的客户,与客户相关的事务,就是与律师自身相关的事务。若不去了解并掌握这些决定我们的客户的商业发展的因素,自然无法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准确、最有效的法律服务。提供不出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律师的竞争力也就无从体现。

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专业化律师,想成为领域内真正的高手,一个方面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是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