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第一忌:准备不周,仓促应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待当事人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顺利、全面地完成整个接待流程至关重要。02
第二忌:爱聊八卦,不入正题
每一个当事人来到律师事务所都是带着困扰、难题来寻求律师给予解决方案的,要多听,多问,多分析,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为了自己茶余饭后有闲聊的话题而满怀好奇的以听故事的八卦心态去打听案情当中的是是非非。03
第三忌:缺乏耐心,自以为是
很多当事人在与律师见面后,一方面因为对律师的工作属性、职业特点不了解,则会产生紧张甚至畏难的情绪;另一方面总担心给律师遗漏了什么要点,所以此时“絮絮叨叨”“词不达意”则是律师面对当事人常有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身经百战”的律师有时候会有一点自己的“小聪明”,要么给当事人说“你不用再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要么心里在想“你的那些小心思我都知道,就不拆穿你了”,从而打断当事人看似与事实无关的发言或引导当事人开始随着自己的思路叙述,甚至已经自动过滤了当事人的发言。这些都是律师自以为是的表现,其实有可能“剑走偏锋”。
我们更应该强化的是自己能够从纷繁复杂的陈述中梳理出有用事实的能力,而不是轻易地打断或者不耐烦地引导,以免适得其反。04
第四忌:皱眉严肃,气氛紧绷
无论任何情况下,律师举止大方得体、语言平和自然,为当事人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接待氛围,都会让当事人消除不适和紧张并最终坦诚相待。05
第五忌:不及时反馈客户
并不是每一个案件都能够通过一次接谈便将委托、付费、事实、证据、思路等交代清楚的,第一次洽谈后为下一次的见面留下“任务”是常有的事情,比如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客户也往往会“货比三家”后再下结论,所以第一次接谈后对案件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并形成书面律师意见这一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06
第六忌:面对疑难问题,显得不知所措
没有谁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科大夫,有时候接待一些当事人,可能他的案子是你从来没有触及过的领域,当事人抛出的一个个问题正化作一阵阵冷汗在你的后背流淌。很多律师难免会有一丝慌乱,送客出门则于心不忍。
越在此时,越是该沉着应对、冷静分析,本着为当事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说明情况后,将自己能够化解的问题有理有节有据的做出解答后,我们要学会“傍大款”,将当事人及案件一同引荐给在该领域内更加专业的同事或同行并抱着共同学习的心态继续跟进案件实为上上策。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