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跺脚1个月,9大好处不请自来!

来源

健康养生秘诀

疾病查询:

腰痛、腰间盘突出、强身锻炼、背痛、风湿、骨质增生、腿痛、乙肝、肝病、养肝、解酒、胃病、胃疼、便秘、骨质增生、颈椎病、肾虚、减肥、宿便、失眠、高血压、感冒、腹泻、咽炎、补肾食疗、男科、前列腺炎、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丰胸、美容、瘦腿、手脚、咳嗽、痔疮、脑出血、血栓、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痘痘、白发、脱发、打呼噜、皮肤病、酸碱食物、湿气、胆结石、痛风、牙痛、口腔溃疡、鼻炎、近视、狐臭、秘方.很多人一着急上火,第一反应就是跺脚。跺上几下,气就消了大半。其实跺脚是人体的自救行为,在跺脚的过程中,“气”就会自然而然的被“震出体外”。但跺脚,不光可以消气,好处也是非常的多~

经常跺脚的9大好处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养脚永不老”。中医认为脚部特定部位与体内各脏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映出来,因此,通过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最终达到养生的目的。
1、促进血液循环

人体中的循环畅通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认为,人体百分之八十的疾病,都是因微循环系统受阻造成的。微循环不通造成血液滞留,无法将毒素排出体外,就容易引发各种病症。跺脚的时候,促进了血液循环,毒素便不会堆积。血液畅通则百病不生。
2、消闷气

脚底有着“消气穴”,比如太冲穴。它是肝经上最为重要的穴位,有补虚泻实的双向作用。经常跺脚,可以震动穴位,有助于平息肝阳,跺走身体闷气。
3、辅助纠正驼背

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通过刺激脚后跟就可以拉伸肌肉,辅助纠正驼背。

4、缓解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可能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而脚背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跺脚就可以使膀胱更加健康。


5、缓解压力

脚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跺脚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平时感到压力大、心情烦躁的退休族可以趁闲暇的时间,一边跺脚,一边进行深呼吸,就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6、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跺脚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随着年龄增大肾气就变得虚弱,往往有怕冷畏寒、足部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跺脚就可以补足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
7、缓解手脚冰凉

中医中有个词叫阳随阴降,跺脚可以把气往下引,跺完脚后,脚上热乎乎的,气血下行了,血液流动更快,所以手脚冰凉的问题就解决了。


8、预防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肾经而下归于足底,如果出现面红、头晕、手足发麻、血压升高明显等中风先兆,这时要及时地预防。跺脚可以潜阳,引火下行,预防中风。
9、防静脉曲

张跺脚是很不错的有氧运动,能让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人的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跺脚

  • 放脚跺脚法

采用坐姿或站姿进行,可选择五种不同的着地方式进行跺脚。

①前脚掌跺地法;②脚外侧跺地法;③脚跟跺地法;④脚内侧跺地法;⑤全脚跺地法。动作要点:将脚抬离地面四五十厘米,跺下来,使全身得到震动。这样左脚跺完,再换右脚,也可以双脚轮流跺。

  • 走路跺脚法

在走路的过程中,有意跺脚,并用脚的不同着地部位进行。方法同放脚跺脚法。


  • 后退跺脚法

后退走中,运用跺脚方法,着地脚部位可取:①脚前掌外侧;②脚外侧;③脚前掌过渡到全脚掌;④脚外侧过渡到全脚掌。在做后退走练习前,需事先了解所用场地情况后再做上述练习。

跺脚的3个注意事项
当然,在跺脚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性就能做到这种程度。这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不过也有部分人是不适合或过度跺脚的,大家自己要学会自我辨别。
1、跺脚的强度、次数、力度等,要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太过剧烈的跺脚会伤及膝关节,尤其是对骨质疏松的退休族而言,不适宜太过剧烈的运动。
2、身体不适或者腿有炎症时勿跺脚。
3、做完锻炼后,一定要做腿部肌肉的放松练习。例如搓揉腿肚法,双手手掌紧夹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即可。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