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与风筝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那家乡小镇,镇里镇外大小庙宇十二座,其中大庙宇每年都有庙会,规模最大的要数龙王庙二月二举行的那个庙会了。我们这些眼馋嘴更馋的孩子,过完春节和元宵节,眼巴巴地盼望的就是这个庙会了。

  这个庙会终于被我们盼来了!我们那个高兴劲儿,似乎可用三个成语来形容:乐在其中、乐以忘忧、乐而忘返!

  小镇坐落在豫鲁皖三省交界的地带,方圆数十里的村民前来赶会,比肩接踵,人头攒动。在三里长的东西大街上,两条巨龙在滚动。那些训练有素的舞龙者,首尾照应,配合默契,看上去总觉得是龙自己上天入地,翻江倒海,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片片金鳞、根根银爪,扑朔迷离,辉映成趣,勾得看客眼珠打转,神魂颠倒。

  龙王庙院内,雕梁画栋,香烟袅袅,弥漫半空。殿门旁坐一老者,手握经卷,双目微闭,向人讲述龙王被治受罪与重返云天的神话传说。那些排成长串的庄稼人,在龙王像前摆供焚纸,三拜九叩,虔诚祈祷:二月二,龙抬头,张开大嘴,喷吐春雨,滋润大地,五谷丰收,大囤尖,小囤流……

  在那开阔散漫的打谷场上,人们用十六辆太平车和许多门板,对脸搭了两个戏台。北从山东单县,东从安徽砀山,请来两个戏班,他们正紧锣密鼓地敲打着开场乐。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就连寨门楼子和寨河两岸也都站满了人。开场乐技艺高超,音质清越,壮阔激烈,颇具韵味,令人凝神屏息,目不转睛,期盼对台戏开演。

  寨外十字路的路旁,两个戏台的周围尽是商贩摊位,不论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还是家里用的地里使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把会场装点得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我和同学新扎的风筝生怕被人挤毁,索性举过头顶,见人就躲,见缝就钻,累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才走出人海,跑到一块麦地里,放起了自己的风筝。

  地上是人的海洋,天上是风筝的世界: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光怪陆离,自由飞翔。它们有的轻盈洒脱,有的鲜艳富丽,有的自由和谐,千姿百态,各显神通,犹如彩蝶云集,比翼齐飞,闪得人们眼花缭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同窗好友们,手牵风筝,怀着童心的好奇,借助天真的想象,彼此交流着放飞的乐趣,共同探讨着放飞的诀窍。

  在人们的幻觉中,风筝是富有生命的精灵。风筝的凌空升腾,创造了生命的辉煌,赢得了庙会看客们的接纳与赞美。我们的风筝给庙会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光彩,成了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在我们得意之际,往往伴有失意之虞。你瞧,西南天上那只瓦片风筝断线了,由斜立而平铺,由平铺而旋转,越来越低,越来越小,霎那间没了踪影。两位同学开始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后来痛哭流涕,一筹莫展,仿佛自己的魂儿也跟着风筝远去,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两个躯壳而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天上的两只大风筝本来各得其所,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无意间两条兜线缠在一起,双方慌忙收线,企图各自收回自己的风筝。哪知两只风筝同时飞升,竟然碰在一块,如同被击落的两架飞机同时栽了下来。那几位同学原本红润的脸上顿时罩上浓重的阴影,在一片惋惜声中,各自解开绞在一块的风筝,更换顶线,理顺尾巴,重新放到天空。那一张张木然迷茫的面孔这才开朗起来,有了笑色。

  我们的风筝同样遇到一点波折,风筝落在了一棵树上,眼看被树挂破。由于我们神志比较清醒,遇事不慌,尽快将风筝线放松,趁着风势再一猛抖,风筝腾空而起,摆脱险境。

  从中不难看出,放风筝并不纯属乐事,个中也有淡淡的哀愁,但两者比较起来,忧少乐多,看来风筝还是完全可以放下去的。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