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原创 房雪 彼岸语林2024年09月17日 18:43江苏
彼岸语林90后宝妈,十年教育工作者。专注于个人成长、读书写作、爬山徒步、教育实践,记录来时,奔向彼岸。34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记录来时,奔向彼岸日更第280/365天
你好呀,这里是彼岸语林~
《大学》里有这样一段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其实,无论是在学业、事业还是个人成长方面,只有经历了知止、有定、能静、能安、能虑的过程,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和内心的满足。
当然,这一切都指向我们的心境。
因为“心宽病自退,心悦路自通,心平运自好。”
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同样的理念。
01心宽病自退
《道德经》中言:“致虚极,守静笃。”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让内心达到空灵虚无的极致境界,坚守宁静笃定。
当我们拥有宁静的心境时,便能用第三视角看世界。
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宽广的心胸,能容纳世间的种种不如意,不被琐事所困扰。
疾病往往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更与我们的心态紧密相连。
当我们拥有宽广的胸怀时,便能容纳更多的不如意与病痛。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能容纳万物,不与之争。
当我们的心变得宽广时,便能包容身体的不适与疾病的侵扰,从而减轻病痛带来的压力,使身心得到更好的恢复。
总之,心宽之人,不为小事纠结,不为得失计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身体也会在这种积极的心境下更具活力。
02心悦路自通
当我们内心充满喜悦时,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畅通无阻。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知足者富”,真正的富足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又如:“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当我们减少私心和过多的欲望时,就不会被无尽的物欲所累,心灵便会更加轻盈自在。
没有了过多欲望的牵绊,我们更容易从生活的点滴中找到喜悦。
因为没有对功名利禄等过度的追逐,我们能够安于当下,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种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会带来喜悦。
而这种喜悦又会让我们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当我们不被过多的欲望左右时,就能以更加清晰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更加顺畅。
心悦之人,眼中看到的是世界的美好,也能在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好,充满希望与活力。
另外,当我们学会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时,内心便会充满喜悦,这种喜悦将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
03心平运自好心态平和对于人生运势极为重要。
在《道德经》中,老子倡导“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强行干预。
同样,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因一时的得失而喜怒无常时,便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使运势自然向好。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正是体现了心平的境界。
不与人争,不与事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在这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禄所迷惑,陷入无尽的争斗之中。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只有心平气和,才能拥有真正的好运。
心平之人,不为外物所动,不被欲望所左右,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
他们懂得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妄为,而好运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04写在最后
“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