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家人,是这世上最疼爱我们的人,最包容我们的人,请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原创 柒柒微语 柒柒微语2024年10月18日 11:27辽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

在你的记忆里,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华灯初上,厨房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作为妻子,我们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爱和期待。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时针悄然指向了深夜,丈夫却还没有回家。

你的心从最初的期待渐渐变得焦虑,再到后来的愤怒。

终于,那熟悉的钥匙转动声打破了寂静,

门被推开的瞬间,你压抑已久的情绪如火山般爆发:

“怎么才回来,为什么不接我电话?”

话语中充满了指责与不满,原本精心准备的晚餐,在此刻也失去了意义。

又或者,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父母关切的眼神和接连不断的询问扑面而来:

“乖女儿,最近工作怎么样?累不累?”

“有没有好好吃饭?”

本就心情烦闷的你,瞬间被点燃了怒火,

不耐烦地回应:

“别唠叨了,我知道!您们烦不烦!”

那些充满关爱的话语,在你的烦躁中瞬间变得苍白无力。01

这样的场景,或许在许多家庭中都曾无数次地上演。

我们在不经意间,将在外面积攒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一股脑地倾泻给了最亲近的人。

我们以为他们会永远包容,

却未曾想过,每一次的伤害都在他们的心上留下了细微的痕迹。

家,本应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在疲惫时可以安心停靠的地方。

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当成了负面情绪的回收站。

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遇到了挫折,回到家便肆意地发泄,以为家人会无条件地包容。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考虑如何与朋友交往,有时不惜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处理人际关系。

却没有认真想过也要与家人好好相处。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情绪留给了外人。

对陌生人笑脸相迎,对同事和颜悦色,却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最爱我们的家人。

看过一句话:“不要只把礼貌和尊重给陌生人,不要把脾气和暴躁,留给最亲爱的家人。” 

是啊,我们组建家庭是为了爱,不是为了生气。

那些对我们关怀备至的家人,才是我们最应该用心珍惜的人。02

记得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心情跌入了谷底。

回到家后,看到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我瞬间大发雷霆。

孩子委屈的泪水和丈夫无奈的眼神,让我在那一刻如梦初醒。

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我能够对陌生人保持耐心和理解,

却对最亲近的人如此苛刻?

家,本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

我们应该用爱去呵护,用温暖去填充,而不是用冷漠和伤害去破坏。

一个家最好的样子,是应该彼此尊重和爱护。

一家人在一起过日子,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如果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责备,凡事都要争个高低对错,

到头来,不过是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从那以后,我努力改变自己。

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会在回家进门前先深呼吸,告诉自己“脱去烦恼,带回快乐”。

当孩子犯错时,我不再是一味地责骂,而是耐心地教导。

当父母唠叨时,我会微笑着倾听,给予他们回应。

渐渐地,我发现家里的氛围变得不一样了。

孩子更加开朗自信,

丈夫也更加愿意与我分享工作中的点滴,

父母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

原来,家人之间互相尊重和爱护,彼此关心和理解,是如此的美好。03

亲情,是一枚完好的贝壳,

温柔合上之后,心里的彩虹,

能撑得住世间任何一场风雨。

让我们把和颜悦色留给家人,对家人态度温和一点,言语亲和一点。

回到这个停泊休憩的地方,对家人最好的爱,就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关在门外。

就如《人民日报》所言:

与亲人相处时,好好说话、用心交流,相互之间的表达越顺畅,一个家的凝聚力才会越强。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爱与包容,共筑我们温暖的家园。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