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中“现场笔录”的必要性,办理需要注意事项及法律规定…

来源

原创 小影 闽典法影2024年1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中,现场笔录必要。它能证明违法事实、规范执法、保障当事人权益及应对诉讼。办理时要程序合法、内容准确、记录完整、核对签名并规范文书。法律规定见于《行政处罚法》等,作为重要证据形式。

一、必要性

1、证明违法事实:尽管简易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确凿的案件,但现场笔录能更直观、准确地记录下违法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具体情况,将执法人员当场目睹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为行政处罚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防止当事人事后对违法事实予以否认。

2、规范执法行为:制作现场笔录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如实记录现场情况和执法过程,这有助于约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促使其依法、公正、文明执法,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和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保障当事人权益:现场笔录记录了执法人员向当事人告知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等内容,当事人可以通过现场笔录了解执法的依据和理由,更好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权、申辩权等合法权益,使行政处罚过程更加透明、公正。

4、应对行政诉讼:在可能出现的行政诉讼中,现场笔录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能够清晰地再现执法现场的情况,有助于法院全面、准确地了解案件事实,审查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增强行政机关在诉讼中的举证能力,降低败诉风险。

二、办理注意事项

1、程序合法:执法人员应不少于两人,并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同时告知当事人现场检查的依据、目的和享有的权利,如申请回避等权利。

2、内容客观准确:笔录应如实记录现场所见所闻,包括现场环境、物品摆放、人员状态等客观情况,以及当事人的行为、言语等,不能加入执法人员的主观臆断、猜测或评价 。对违法事实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如涉及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行为的方式、过程等,都要准确记录,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

3、记录完整全面:除了记录违法事实和相关证据外,还应记录执法人员采取的措施、当事人的反应和配合情况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执法过程记录。如果有现场拍照、录像、提取物证等情况,也应在笔录中予以注明,并说明这些证据与现场笔录的关联性。

4、核对签名:笔录制作完成后,应交给当事人核对,当事人认为笔录无误的,应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 “以上笔录属实”;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名或盖章,执法人员应在笔录上注明情况,并可邀请见证人签字证明。

文书规范:现场笔录应使用规范的格式和语言,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记录,字迹清晰、工整,避免涂改。如有涂改,需由当事人在涂改处签名或盖章确认。同时,要注明笔录的制作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三、法律规定

  •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 8 种证据形式 。这些规定明确了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制作现场笔录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之一。
  • 《行政诉讼法》:将现场笔录作为行政诉讼的一种法定证据形式,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现场笔录作为行政机关在执法现场制作的原始证据,在行政诉讼中具有较高的证明力,能够有力地支持行政机关的主张。
  • 部门规章: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对有违法嫌疑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到场,办案人员应当制作现场笔录,载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由办案人员、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往期推荐:

1.当场处罚是指处罚的“当场”,而不是违法的“现场”!

2.公安 | 基层民警现场处警行动基本流程

3.市监 | 行政执法中违法行为定性问题,及法律依据…公安267市监190行政97公安 · 目录上一篇行政处罚中加处罚款决定是否需单独作出,及如何计算的?法律依据…下一篇公安 | 如何区分登记、先行登记保存、扣押、收缴、追缴、没收,各自定义和注意事项及法律规定…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