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原创 王律 王律说2025年02月20日 07:07江苏标题已修改
书接上回。
一个案件,经过了调查、告知、审核等程序后,进入了决定阶段。
经机关负责人签批后,撰写、送达。
处罚决定书是行政机关作出处罚的正式法律文书,内容和程序必须合法、严谨,避免后续法律风险。
既要确保法律适用准确,又要体现程序正当和说理逻辑。
动之以情的要求太高,但晓之以理还是可以做到,理要讲明白。
最好当事人看到决定书之后认为,罚的对,有道理。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框架,大概长这个样子:
以下是撰写要点及结构建议:
1.基本结构要求
①标题
明确标明“行政机关名称+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规范。
②当事人信息
准确列明当事人基本信息。
自然人——姓名、身份号码、住址等;
个体工商户——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经营者、住所等;
法人或其他组织——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姓名(负责人)、住所等。
③案件来源
简要说明案件线索来源(如检查发现、投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等)。
④事实认定
准确陈述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情节、危害后果等要素,避免笼统表述。
使用客观语言,避免主观推测、非确定语言,如“经查明/调查核实……”开头。
⑤证据列举
详细列明证据清单(如现场笔录、物证、书证、证人证言、检测报告等),并说明证据获取时间、来源、证明内容。
⑥法律适用
引用具体法律条文(名称、条款项),说明违法行为的定性依据。
涉及自由裁量权,需引用相关裁量基准,说明选择处罚幅度的理由。
⑦处罚内容
明确处罚种类、金额及期限。
告知履行方式(如缴纳罚款的账户、期限等)。
⑧救济途径
注明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期限和机关(格式需符合《行政处罚法》要求)。
⑨行政机关签章
加盖行政机关公章,标明作出日期。
2.说理部分的重点
①逻辑严密性
采用“事实→证据→法律→结论”的递进结构,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和法律逻辑闭环。
②事实认定的具体化
避免笼统描述,如“当事人存在违法行为”应改为“当事人于XX年XX月XX日,在XX地点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XX业务”。
③证据分析的针对性
罗列主要证据,说明每项证据所证明违法事实之间的关联性。
不能证明违法行为全貌的证据,就不能笼统的写:XX证据,证明了当事人XX实施了XX违法行为的事实。
④法律适用的解释
对法律条文进行必要解释,说明为何该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
⑤自由裁量权的说明
结合《行政处罚法》第34条,说明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的理由(如初犯、主观过错、社会危害程度等)。
⑥程序合法性的体现
说明调查程序合法性(如回避情况、告知义务等),特别注意回应当事人申辩意见是否采纳及理由。
3.语言规范与技巧
①用语严谨
使用法律术语,避免口语化表述。
例如,用“违法所得”而非“赚的钱”。
②表述清晰
多用短句,避免复杂长句;分条列项时规范使用“一、二、三”“(一)(二)(三)”等层级标识。
③人文关怀
在说理中可适当体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再次发生同类违法行为。
④高发问题规避
法律引用错误:核对法律条文有效性(是否废止或修订)。
说理模板化:避免套用模板导致说理与个案脱节。
程序遗漏:如未记载权利告知、听证程序履行情况等。
行政机关可参照司法部或本系统制定的文书格式范本,结合具体案情规范制作,必要时由法制审核把关。
——————分 割 线——————
作者80后,律师,坐标无锡。
好写作、法律,欢迎私信咨询。
行政、民事、刑事,均可。
后续文章,会陆续覆盖民、刑。
以和为贵,天下无讼。
多读本号,拉平认知,对弈中不至于太被动。
前期文章,见下方链接。
不妥之处请评论区指教。
回聊。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