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丘人的记忆(廿五)——搬运西宿舍

来源

天涯霜雪齐寒雪

如果你看惯了建业总部港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日月湖景区的柳丝纷飞、碧波荡漾,归德古城的人流如织、古色古香,那么你大概率想象不到,商丘市区里还有这么一处衰败破旧、被边缘化到几近遗忘的“九龙城寨”,它就是位于道北胜利路西段的搬运公司西宿舍。

图片

提到搬运西宿舍,那么必然绕不过老商丘的搬运公司。1913年3月,陇海铁路汴徐段奠基动工。1916年1月,朱集火车站开始运营,也就是商丘站的前身。1938年5月下旬,侵华日军占领朱集镇和归德古城,商丘地区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沦陷时期。日军在陇海铁路沿线修建了兵工厂、发电厂、面粉厂、车站货场等军工运输基地,将商丘当地大量的民众奴役为苦力。那些被圈禁在铁路沿线挣扎生存的苦哈哈被迫结社自保,这就是搬运公司的前身。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商丘地区百废待兴,铁路沿线的苦力工们凭借着马拉车、独轮车、人力三轮车等工具,依靠体力劳动谋生。货物装卸,短途中转,载人载物,他们渐渐担负起城市交通运输的重任。为响应社会主义改造的号召,在商丘地区公用事业局的引领下,商丘搬运公司渐具雏形。

图片

1958年10月,商丘搬运公司汽车队正式成立,开展城市公共汽车业务,成为商丘公交的起源。车队共四辆车,三十三名职工,早期仅有一条营运路线——火车站至商丘县北门口,全长九公里,也就是后来的1路公交车线路。

图片

六十年代初,商丘搬运公司的发展达到高峰,在凯旋路与站前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兴建了搬运公司大楼,也是商丘第一个五层建筑。其后搬运公司的发展更加红火,巅峰时期员工上千人。为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搬运公司在商丘地区陆续筹建了四大员工宿舍,分别是归德路东清真寺附近的东宿舍,胜利路西街口附近的西宿舍,三明路玛钢厂附近的南宿舍,花园西街老卫校附近的北宿舍。为促使业务多元化,商丘搬运公司后期又衍生多个附属公司,如公路运输联营商丘公司、万里汽车运输公司、万里汽车修理厂等,一时风光无两。

图片
图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浪潮中,商丘搬运公司逐渐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搬运公司四大员工宿舍中的东南北三宿舍也都被夷为平地,仅余下西宿舍被遗忘在老道北西街口的陈旧角落。

图片

当我去探访搬运西宿舍时,我是带着熟悉与惊讶的,因为自从我的老街东风路鱼市口被拆迁之后,我已多年未曾见过如记忆中的老街一般、甚至陈旧衰败得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城市居民区。破砖烂瓦裂缝墙,狭窄胡同小平房,置身其中,仿佛直接穿越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图片
图片

你有在狭窄逼仄的胡同里抬头看过天么?湛蓝的天空被挤压分割成细长的一线,参差的屋檐和褪色的砖瓦勾勒出不规则的边界,如同记忆中斑斓而局限的童年。

图片

你有走过两步一陷、五步一坑的水泥楼板小路么?胡同里的楼板覆盖着下水道,脚踩上去断裂的楼板会下陷,稍不留神就被污水溅到鞋子和裤边,人行其上就像在玩儿时的跳房子游戏一样,却没有乐趣可言。

图片

你可曾见过粗细不一的电线与杂乱交错的宽带光纤织成一团乱麻,低垂着挂在墙上触手可及。或有丝瓜、凌霄花的枯藤缠绕其上,并着随风飘摇的蛛丝,宛如蒙着尘埃的破网。

图片

屋顶的瓦片破碎残缺,被房主覆上了广告标示牌的帆布,边角用碎砖头压着,但仍有雨水沿着缝隙渗入,在墙角洇出如同杂色水墨画似的蜿蜒霉斑;斑驳的石灰墙成片剥落,露出内里颜色深浅不一的砖石,砖缝中钻出几株倔强的杂草,与墙角灰砖上的青苔相携作伴;木制的窗棂早已褪了颜色,油漆龟裂成鱼鳞状的碎片,玻璃破损处用塑料布潦草遮挡,风吹过便发出簌簌的哀鸣。

图片
图片

如今的搬运公司西宿舍已经成为时代的弃子,还坚守在这片“九龙城寨”里的,大多是老搬运公司的职工子弟以及道北拆迁后高铁区域的原住民。他们热情地和我聊着天,希望我能多拍一拍、多保存一些老商丘人的记忆。我能从交谈中深深感受到他们对这片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伫立在此的老旧宿舍的那份眷恋,以及对新生活的真切期盼。

图片
图片

搬运宿舍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希望它能早日归于尘土,让驻守在此的老住家户们告别漏风漏雨的日子,也为他们的生活注入新的愿景。

图片
图片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