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法喵人间
在民事诉讼中,对于某些特定事实的证明,并不需要证据达到绝对充分、无可挑剔的程度。尤其是针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口头遗嘱以及赠与事实这五类情况,只要能够排除合理怀疑,即可在诉讼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而获得胜诉。
一、证明欺诈
欺诈就是故意骗人,让人搞错情况,然后基于这个错误做决定。证明欺诈,关键是要证明骗子有意骗你,他做了什么骗人的事,你因为他的骗术搞错了情况,然后基于这个错误做了决定。
甲说他有一套房,愿意便宜卖给乙。乙签了合同,付了定金,后来发现甲根本不是房主,而且甲在交易时没说真话。乙得证明甲故意骗他(明明不是房主还卖房),做了骗人的事(没说真话,编了故事),乙因为甲的骗术搞错了情况(以为甲是房主),然后基于这个错误付了定金。如果乙能证明事实存在,而且排除了乙自己愿意冒险或其他合理解释的可能性,乙就可以要求取消合同,拿回定金。
二、证明胁迫
胁迫就是威胁别人,说如果不按我说的做,就对你或你的亲友造成伤害。证明胁迫,重点是要证明威胁存在,威胁是非法的,以及威胁和受害人的决定之间有直接关系。
丙因为欠债被丁威胁,丁说如果不马上还钱,就对他家人动手。丙害怕了,被迫签了协议,把房子抵押给丁。丙得证明丁威胁他了(说要打他家人),这个威胁是非法的(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丙是因为害怕才签的协议。如果丙能排除了丙自愿抵押房子或其他合理解释的可能性,丙就可以要求取消协议。
三、证明恶意串通
恶意串通就是两个人一起搞鬼,故意损害别人的权益。证明恶意串通,需要证明两个人有勾结,他们的勾结是恶意的,而且损害了第三者的权益。
戊和己一起开公司,公司快不行了。为了躲债,他们串通起来,编造了一笔债务,把公司资产转给己。债权人庚知道了,就去告他们。庚得证明戊和己串通了(编造债务,转资产),他们的串通是恶意的(为了躲债),而且损害了庚的权益(庚的债权没得到偿还)。如果庚能排除戊和己是正常交易或其他合理解释的可能性,庚就可以要求取消这笔假债务,拿回被转走的资产。
四、证明口头遗嘱
口头遗嘱是人在紧急情况下,口头说出来的遗嘱。证明口头遗嘱,关键是要证明遗嘱人当时情况紧急,口头遗嘱的内容清楚,以及遗嘱人的真实想法。
辛在突然生病昏迷前,口头告诉壬和癸,要把所有财产给壬。辛去世后,癸对遗嘱有意见。壬得证明辛在立口头遗嘱时情况紧急(突然生病昏迷),口头遗嘱的内容清楚(所有财产给壬),而且辛在立遗嘱时是真心的(没有被胁迫或被骗)。如果壬能排除辛清醒时有其他遗嘱或其他合理解释的可能性,壬就可以按照口头遗嘱继承辛的财产。
五、证明赠予
赠予就是一个人把东西无偿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接受的行为。证明赠予,需要证明赠予人的意愿,东西已经给了对方,以及对方接受了赠予。
甲公司为了感谢乙长期的业务支持,决定送乙一辆车。他们没签书面合同,但车已经给乙用了。后来甲公司经营不好,想把车要回来。乙得证明甲公司有送车的意愿(感谢业务支持),车已经给了乙用,而且乙接受了赠予。如果乙能排除甲和乙之间有其他交易关系或其他合理解释的可能性,乙就可以继续用这辆车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