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莫良于学 知识认知
根据行政法领域的有关法律规定,法制审核已经成为行政执法行为作出前的重要程序,能够有效保障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但是,实践中法制审核工作也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基层因专业人员少、粗放型执法习惯、重视程度不够等,法制审核往往被忽视。为确保法制审核真正发挥作用,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国务院还专门建立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制度。下面,我们结合实践详细分析法制审核所需提交材料及审核重点。
法制审核的前提是要明确审核时都需要提交哪些材料。一是案件的基础材料,比如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草案、行政许可文书草稿,这些文件要写明具体内容。同时,还要把案件来源材料(比如立案登记表)、现场检查记录、询问笔录等证据材料整理齐全,包括书证、物证、录音录像资料等。
二是程序性文件,比如听证记录、当事人陈述申辩的记录、执法人员资格证明,如果涉及变更或撤销行政许可,还要提交补偿或赔偿方案。
三是法律依据材料,要明确列出适用的法律条款、裁量基准的说明,如果是行政处罚案件,还要说明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交司法机关。如果材料不齐全,审核机构会要求补正。
提交材料关过了之后,法制审核机构要明确审核重点是什么,也就是说从哪些方面入手开始审核。一是看执法主体是否合法,比如执法机关是否有管辖权,执法人员是否持有效证件,是否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
二是核实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链是否完整,特别要关注电子监控设备记录等证据的合法性,避免出现证据矛盾或遗漏。
三是检查程序是否合规,比如立案审批是否完成、有没有告知当事人权利、听证程序是否规范,实践中S市要求审核时必须检查陈述申辩程序是否履行。
四是法律适用是否准确,比如罚款数额是否超过本地标准,裁量基准的运用是否合理,减轻处罚是否有充分依据。
五是对文书规范性的审核,比如当事人信息是否完整、救济途径是否明确告知,行政处罚决定书是否按统一格式制作。
特殊情况下还有补充要求。比如,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可以先执行再补审。如果面临复杂案件,可以请法律顾问或公职律师协助审核见。如果案件涉及多个部门职责,还要提交相关部门意见,比如某省自然资源厅在审核探矿权许可时要求补充利害关系人的陈述材料。审核时限一般为5个工作日,复杂案件可延长5天。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