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柘城人,淮海战役中,柘城人做了什么?这段历史你该知道并铭记!

淮海战役胜利 柘城人民功载史册 

解放战争时期,在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中,柘城人民赶着大车、推着小车、挑着担子、抬着担架,日夜不息的为解放军运输粮草、弹药,转送伤病员,胜利完成了淮海战役的各项支前任务。

1948年秋至1949年春,淮海战役打响后,中共豫皖苏分局在柘城建立了西线支前兵站。当时的县委书记张伯源任站长,县委委员、城关区委书记王登昆任副站长。同时,柘城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形势教育,宣传淮海战役的伟大意义和人民战争思想。号召全县党政军民“全力以赴做好工作,风雪无阻保证运输,不惜一切支援前线”。全县范围内迅速形成了“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的热潮”。

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担架队及时运送伤病员,共出动民工5万多人,组织担架9530多副。当时正值隆冬,担架队员不分昼夜,日夜兼程;组织运输队保证支前物资供应,把筹集的粮草物资及时运往前线,由69300多民工,3000多辆推车组成的支前车队,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组织妇女儿童积极为支前服务,前线需要的成千上万斤面粉,大都是妇女儿童一遍遍推出来、一袋袋磨出来的。除此之外,广大妇女还组织起来赶制军鞋、军袜。淮海战役期间,全县共赶制军鞋36450双、棉袜47877双,及时送往前方;在淮海战役后期,中野后方医院移至柘城县林张、木屯等村庄,林张村抽出120人,协助医院做好护理工作,为伤病员的早日康复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柘城人民在淮海战役期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人民战争伟大胜利的史册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退伍军人李东亮:改变的是岗位 不变是忠诚

老王集乡高庄村村民李东亮1994年应征入伍,2003年光荣退役,9年的部队生活锻造了他坚强的意志和豁达的态度。返乡后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从默默无闻的公益发起人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用16年的坚持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

李东亮,男,44岁,三级残疾军人,肾移植19年存活者。河南省首家注册的义工组织——商丘市义工联发起人、首任会长,商丘市帮扶商丘好人协会会长、商丘市爱之源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

2000年3月份李东亮在服役期间查出患有尿毒症,在部队战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他重新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也就是这样的经历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

为了回报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李东亮在2005年5月份发起成立了“同在蓝天下”商丘市义工联公益组织,先后启动了“关爱夕阳”“生命之光”“助你成才”“爱我家园”等公益项目,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助老扶弱、扶困济贫、捐资助学、环境保护等慈善和公益活动,累计参与志愿者人数20多万人次,受助人群10万多人次,捐款捐物600多万元。目前,商丘市义工联已经发展成为我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义工组织,屡获中央和省市表彰。

2016年8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李东亮又筹备启动了“商丘好人”爱心早餐公益项目,叫响了“爱心早餐,为爱早起”口号,运营近三年来已经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10万多人次,社会反响强烈。

同时,在市红十字会的帮助下,李东亮和他的志愿者们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由器官移植接受者发起的爱之源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

今年5月16日,李东亮应邀参加了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全国助残先进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5月18日,在省人民大会堂,他受到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会见,王国生称赞他们为河南争了光、是出彩河南人的优秀代表,是河南人民的骄傲。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