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文史║谈春秋四大美女之息妫夫人

来源

柘城文艺

我国春秋时期有四大美人,分别是齐文姜、息妫、夏姬、西施。有两位美人都在柘城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个是息妫,一个是夏姬。其中息妫本是陈国公主,可自幼随乳娘离开陈国王宫,在株野胡襄城同族家中长大,15岁离开胡襄城回陈国,16岁嫁给息侯成为息夫人。她的幼年、童年和青年时期都是在胡襄度过的,所以说息妫与胡襄有着很深的渊源。

息妫原名妫翟,是陈国第十五代国君陈庄公妫林的女儿。她出生在公元前700年的深秋,这本来是个秋叶凋零的季节,但她出生时却出现异象,整个王宫内桃花盛开,引来百鸟朝凤,她的额头上还带着桃花胎记,仿佛桃花女神转世,陈庄公甚为喜爱。可是,陈国的智者却预言,她将来会给陈国带来灾难,要躲避这场灾难,必须把她送到远离国都的地方。陈庄公十分不忍,思虑再三,就把她送到远离都城的株野胡襄城。胡襄城是陈国早期的国都,首任国君陈胡公迁居宛丘时,在这里留下一支妫姓族人。陈庄公认为,公主被送到胡襄城,遇事有同族老少关照比较安全。从此,不满周岁的妫翟公主便在乳娘陪同下,离开生身父母,离开豪华的侯宫,被送到株野胡襄城。至今在胡襄一带依然流传着许多关于妫翟公主童年时期的民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洮河的传说》。

在胡襄镇政府的北侧有一条河流叫洮河,洮河的“洮”字并不是一个常用字,那么为什么这条河叫洮河呢?据说,这条河流的命名与桃花夫人有关。

据传,妫翟被送到胡襄后,胡襄城妫姓族长仍然以公主之礼予以照顾,他们在村外为她建造一座豪华的府邸,并派兵丁加强保护。妫翟长大后很喜欢桃树,就在府邸的院里院外栽了很多桃树,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粉红一片,花香四溢。这个季节也是妫翟公主最开心的日子,她会邀请同族的小伙伴们到家里欣赏桃花。但是桃花花期很短,开不几天就会凋谢,每当这时,妫翟就会闷闷不乐,一脸惆怅,她就拿起扫帚,小心翼翼地把桃花花瓣收起来,到村头小河岸边掩埋。说来奇怪,到了第二年,小妫翟掩埋桃花瓣的地方,就会长出很多桃树苗,这些桃树苗经过妫翟的分株移栽和细心照料,天长日久就在小河岸边长成一片茂盛的桃林,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桃花芬芳,景色迷人,秋季桃熟季节,人们争相采摘鲜桃,妫翟公主来者不拒,任人采摘。人们见她心地善良,加之人长得很漂亮,于是就送她一个绰号叫“桃花仙子”。她所栽植的桃林叫桃花园,又把桃花园旁边那条小河叫桃河。后来随着文字的逐步规范,就把桃河改为“洮河”。至今,洮河历经2800余年,依然是流经胡襄镇的主要河流之一。

据正史记载,妫翟公主在胡襄城长到15岁,陈庄公觉得女儿大了要嫁人,学习礼仪不可缺少,就把她接回王宫。公元前684年,年满16岁的妫翟公主嫁给了息国国君息侯,从此被称为息妫,或者息夫人。息国,就是现在的信阳市息县,国家比较小。息妫平时聪慧过人,娴熟礼仪,善于女红,并且能歌善舞,深有其太儒人太姬的遗风。出嫁之后,她主持宫廷内务,长幼有序,与息侯琴瑟和谐,懿德称范。据《左传》记载,两年之后,息妫夫人回陈国省亲,路过蔡国,去看望他的姐姐蔡侯夫人。蔡国,就是现在的上蔡县,在淮阳西南一百多里,归驻马店管辖。不料她的姐夫蔡侯很不老实,对其起了歪心思。可是,息妫夫人是一个非常看重名节的女性,慌忙躲开,并对蔡侯严厉斥责,息妫夫人见这里不能久留,就连忙离开了蔡国。

这件事被息侯知道后,非常生气,一心想报复蔡侯,但是又不敢和蔡国正面冲突。这时候他想起了强大的楚国,想借楚国之手,报戏妻之恨。楚文王正想在诸侯中立威,便顺水推舟,出兵大败蔡军,活捉了蔡侯,灭掉了蔡国。可是,当了俘虏的蔡侯知道自己被俘是息侯搞的鬼,十分愤恨,就在楚文王面前夸赞息妫的绝世姿容,楚文王这时候正好夫人空缺,他听了之后心动不已。于是就以“盟友”的姿态,领兵来到息国,息侯赶忙设宴招待,楚文王却突然提出让息夫人作陪,这种要求虽然与礼不合,但息侯却不敢拒绝。于是便忍辱叫出来息夫人出来献酒,息夫人来到席前献酒,不卑不亢、不言不笑。楚文王却为她的美色大惊,献酒毕,息夫人冷着脸正要退下去,没想到楚文王突然变脸,喝令随从把息侯当场拿下,并立即宣布,息夫人从今之后就是楚夫人。据息县文史专家李红强研究,息妫当年为了保护息国百姓,危难时刻,甘以一己之身,换取息国百姓免遭涂炭,给楚文王约法三章:第一不能杀害息侯,第二不能屠城,第三不能屠杀息国百姓。因此,息县百姓至今不忘息妫,把她作为息县的保护神去参拜。息妫从息夫人成了楚夫人之后,楚文王很高兴,觉得蔡侯有功,就把蔡国还给了蔡侯。息夫人在楚国,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堵敖和熊恽,却始终不给楚文王说话,见到楚文王总是冷着脸,没有一点表情,楚文王问她什么原因,追问再三,后来息夫人垂泪答道:“我身为妇人而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与人谈话呢?”这时候的楚文王仍然不了解息妫的心,他认为息妫的伤心,都是蔡侯惹的祸。为了讨好息妫,楚文王大举兴兵伐蔡,攻占了蔡都,灭掉了蔡国,再次扣留蔡侯,直到被软禁九年之后去世,也算是帮替息妫出了一口恶气。

可是,息妫那几句垂泪之言,却倍受后世文人的赏识。尤其是春秋之后人们贞节观念的转变,息妫夫人就更受赞扬。因此,关于息妫夫人的结局,在后世留下三种说法,一是汉代刘向《烈女传》为代表的贞节说;二是民间的外逃殉情说;三是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贤内助说。

据《烈女传》记载,息夫人是一位忠于爱情的女子,她趁着楚文王出游的机会,私会息侯,并劝他说:“人生终究一死。生离于地上,岂如死归于地下?”并做《大车》一诗,向息侯表示了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决心,于是,夫妇二人同日自杀。楚文王感其忠贞,以诸侯之礼将他们合葬在一起。《大车》一诗到后来被收录《诗经》,被后人称作息夫人的绝命诗。另外,在湖北黄陂一带,还有一种息侯与息夫人,双方跳入桃花涧的殉情说。所以在湖北黄陂一带,人们又称息夫人为桃花夫人,其实,息夫人这种结局,是西汉以后以刘向为代表为了宣传女性贞节而编写的,而息夫人真正的结局并非如此。

据《左传》、《史记》记载,息妫真正的结局是留在楚宫,扶助儿子楚成王成就霸业。当时楚国内乱,两个儿子相互猜疑,骨肉相残,而楚文王的弟弟子元把持着宫廷,他的长子堵敖暗中支持皇叔子元,可子元没有楚文王的心胸和霸气,好色的他看上了自己的嫂子息妫。为得到息妫,他直接引诱不成,竟在楚宫旁修建了比较高的楼房,在里面摇铃跳舞,息妫仍然不理他,后来他干脆公然住进王宫,百般挑逗息妫,息妫却始终不为所动。

在春秋时期,人们贞节观念尚不是很强。如果当时息妫顺从子元,人们也不会感到意外。然而,息妫始终没有这么做,长子堵敖不成器,她就把希望寄托在二儿子熊恽身上。子元见熊恽慢慢长大,篡位之心就更迫切,他就结党营私,把持宫廷。息妫看准时期,密诏楚文王另一个弟弟子文,让他从外地秘密带兵入宫,趁子元不备,将其控制,平定“子元之乱”,熊恽顺利夺得了王位,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楚成王。楚成王自幼接受息妫的教育,有雄才大略,后称霸南天,而息妫隐藏在硝烟之后,让她的儿子一步步走上强国之路。

历史的安排往往很巧妙,当年息妫在株野胡襄城长大,然而她的儿子楚成王,后来又在远襄城北侧的泓水北岸,与宋襄公发生了著名的“泓水之战”,被载入史册。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息妫夫人。

然而,息妫夫人因为有极强的贞节观念,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杜牧、罗隐、刘长卿、宋之问等十多位诗人,都曾写出著名诗篇吟咏息夫人。即便到了清朝,吟诵息夫人的诗也时常出现。毛泽东主席当年巡视信阳,还曾向当地的领导问到过息夫人,可见息夫人已经被广泛关注。如今,息县在森林公园内建设了息夫人文化广场,在广场中间塑造一尊高大的息夫人石雕,现已成为息县一景。至今在息县人眼中,人们已经把息夫人看做保护一方平安的女神。息夫人在湖北的黄陂、汉阳影响也很大,在黄陂木兰山千尺峰的玉皇阁内,供奉有玉皇大帝的神像,在这里桃花夫人成了玉皇大帝的侍从,面目慈善而祥和,黄陂北部的蔡店乡有个桃花村,也是因为境内有桃花庙而得名。除此之外,在湖北黄陂,还有多处“桃花夫人庙”,单独供奉桃花夫人,香火十分旺盛。这些现象表明,当今的人们,仍然对息夫人的节烈观念,有着深切的缅怀。

往事如烟,众说纷纭。我们无意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只需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历史,看待历史人物。但是,息妫夫人曾在柘城胡襄居住过,已成为珍贵的历史。

特别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标注来源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告知,我们即时删除。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0-726330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gaogangdou88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